欢迎来到西洼禽业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!

电话:037783968676,13262036500

鹅得了副黏病毒怎么办?

mmexport1466579600601_副本.jpg

  近年来,随着养鹅业的发展,各种疾病也开始流行,如小鹅瘟,大肠杆菌病,特别是鸭鹅副粘病毒病,该病来势凶猛,死亡率高,不仅小鹅易感,大鹅也易感,死亡率达到15%,成为养鹅业的又一大敌人。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是副粘病毒科,副粘病毒属的鹅副粘病毒,各个品种的鹅场均具有易感染。发病最小日龄3日龄,最大可达40余日龄,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,随着日龄的增长,有所下降。本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。

 

 病理变化


  鹅副黏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~5,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~3天发病,病程1~4天。病鹅精神委顿,缩头垂翅,食欲不振或拒食,饮水量增加,行动缓慢,不愿下水,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。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,有时带血呈暗红色。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,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,并有扭颈、转圈、仰头等神经症状,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甩头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现象。

 

 临床症状:

 

  鹅大群普遍表现高热,发烧腿软无力,站立不稳或不愿走动,并有摇头、昏迷、抽搐等神经症状。不能吃料饮水,头颈歪斜、倒退,颈部和两腿伸张,倒地抽搐死亡。

 

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。对鹅的危害较大,常引起大批死亡,雏鹅死亡率可达70%以上,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
 

 病原

 

 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,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。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内(脾脏、肝脏、肠管等)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,病毒颗粒大小不一(平均直径为120纳米),形态不正,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,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。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,鸡胚在接种后2~3天死亡。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,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。

 

 流行特点

 

 1.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鹅对鹅副黏病毒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,日龄越小发病率、死亡率越高,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%,10~15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%以上。随着日龄的增长,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下降。疫区内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死亡。

 

 2.传染原和传播途径患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传染源。常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水平传播。

 

 3.发生规律本病无季节性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常呈地方性流行。

 

  防治


 应以预防为主。做到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;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、消毒制度,做好病鹅和健康鹅的隔离工作;不能把鹅与其他禽类混养;制订免疫计划,并认真搞好免疫接种。